安徽信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——生产厂家
   
     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产品展厅 >肥料生产包装设备 >山东青岛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料鳌合生产线
山东青岛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料鳌合生产线
  • 品牌:信远科技
  • 货号:山东青岛液体大量元素水溶...
  • 价格: ¥217000/台
  • 发布日期: 2022-08-17
  • 更新日期: 2025-03-18
产品详请
外型尺寸 可定制
品牌 信远科技
货号 山东青岛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料鳌合生产线
用途 包装生产
型号 20220817
制造商 安徽信远
是否进口

山东青岛液体大量元素水溶肥配料鳌合生产线

液体肥料,广义上是指流体肥料,包括清液肥、悬浮肥料等水溶肥;又包含不溶于水的悬浊液,即将不溶于水的物质借助于悬浮剂的作用悬浮于水中,这类液体肥不属于水溶肥。狭义的液体肥料是以营养元素作为溶质溶解于水中成为真溶液,或借助于悬浮剂的作用将水溶性的营养成分悬浮于水中成为悬浮液(过饱和溶液)。液体肥料品种很多,按营养元素成分大致可分为液体氮肥、液体磷肥、液体钾肥、液体钙肥等单一营养元素液体肥和液体复混肥两大类。

安徽信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,作为国内水溶肥生产设备***企业,始终在科技前沿***行业的技术进步,近年来为三宁化工、金正大集团、开磷集团、史丹利集团、新洋丰肥业、云天化集团、云图控股、中化化肥、中农集团、辉隆集团、金象化工、米高集团、施可丰、瓮福集团、先益农、祥云集团等国内肥料行业******的***提供水溶肥成套生产线设备,实现了水溶肥的自动化配料、混合、包装、装箱、码垛的全自动化生产,解决了长期困扰水溶肥行业的一系列技术难题(包括堵料、吸潮、粉尘、粘性、腐蚀性等),大大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发展。

2014年信远推出液体肥料的成套生产设备,包括自动计量配料、搅拌溶合、沉淀过滤、定量灌装等工艺过程。2015年信远又推出环保项目,使沼液变废为宝,成为液体肥料,解决沼液污染问题。

工艺流程
反应釜—离心泵---粗细两道过滤---离心泵---中间储罐---大桶灌装---压盖---成品输出。
加热反应釜 (304不锈钢)


1、整机材质为工业级304不锈钢制作,三层搅拌带保温,内4mm夹套3mm包皮2mm
2、容积:≥2000L具有两个观察视孔,一个直径450mm的投料人孔
3、电机功率:4kw/台;加热功率:54kw/台
4、搅拌形式:框式
5、具有液位可视装置,采用高低料物位计,可实时监测桶内液位变化。
6、整机外表面抛光处理美观、易清洗。
中间储料罐(304不锈钢)


1、整机材质为工业级304不锈钢制作,厚度内3.00mm,外2mm。
2、容积:≥2000L,上盖为平开口。
3、电机功率:3kw。
4、搅拌形式:框式
5、具有液位可视装置,采用高低料物位计,可实时监测桶内液位变化。
6、整机外表面抛光处理美观、易清洗。
多头液体水溶肥称重式灌装机


多头称重式计量装置,触摸屏显示操作,PLC控制,按照设定的重量完成自动计量,自动灌装。自带直线排列的传感器秤台,全自动伺服灌装机构,可根据传感器扑捉到信号自动实现快、慢速的灌装,采用下潜式灌装,称重模式净重式/毛重式,可选项。灌装设备配备防滴漏机构,可保证在生产过程中避免物料对机器及生产线造成污染。
自动压盖机


适用于10L-25L敞口桶,304不锈钢材料,辊道自动输送及自动光电感应;
压盖方式:滚筒压盖;
控制方式:电子—气动控制;
输送方式:辊道自动输送具备压盖时间可调,无鼓桶盖现象,压盖紧密,无泄漏。


网消息():总书记强调: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把创新作为 发展的 动力,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在多个创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,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。

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,中国发射了多颗高分卫星,利用这些卫星拍摄的照片可以观察到中国国土的细微变化。

通过高分卫星的持续观察,我们发现,过去几年,深圳前海是中国城市空间形态变化 的区域之一。

2012年,这里还是一片泥泞的滩涂;十年之间,一座座蕴藏着创新密码的建筑物不断茁壮成长。

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,601家深港两地的创业团队在这里完成孵化,其中香港团队就有331家;距离梦工场不到2公里是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,启动不到一年,这里签约入驻的金融机构就达到195家;不远处,中国(深圳)知识产权保护中心,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近500件专利完成申请。

日益完善的创新体系驱动前海经济快速发展。2021年,这片只有120平方公里的土地,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1755.7亿元。

把视线放大到全国,十年间,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3个增加到23个,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十多年前的4.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。

如今,在导航软件上搜索“创新”两个字,会得到总数超过5万个目的地。过去十年里,它们从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加速向中西部延伸,现在已遍布全国各省区市。

创新活力澎湃强劲,动力从何而来?


我们收集31个省区市的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科技规划,对62份文件150多万字的文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后发现,“创新”这个词的出现频率从“十二五”时期的3484次猛增到“十三五”时期的7793次;“基础研究”出现的频率从184次增加到300次。

十年间,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连年增加,2021年是2012年的3.4倍,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历史 值。

国家对基础研究的 重视推动了大科学装置的加速落地。卫星图见证了这十年的变化。





联系方式
手机:15256021867
Q Q:
微信扫一扫